关于特别不规则与超限高层建筑工程的处理
对于特别不规则与超限高层建筑工程,建设部建质220号文有明确规定。施工图审查对于严重不规则问题的判定应慎重下结论。
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中的配筋问题
当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时,如果剪力墙数量不足(高度没有超过框架限制高度时),是否按框架计算配筋?
在框架-剪力墙结构中,当剪力墙承受的地震倾覆力矩小于结构总地震倾覆力矩的40%时,《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中要求按不设剪力墙的框架结构进行补充计算,并按不利情况取值。此规定可否作为施工图审查的论据?
荷载和计算部分的问题
计算单向地震作用时,未考虑偶尔偏心的影响。
对于特别重要或对风荷载比较敏感的高层建筑,其基本风压未按1重现期的风压值采用。
构造专业常用问题
高层建筑消防疏散楼梯的设计问题。
对非上人屋面应建筑专业确认,有时构造按非上人屋面设计,但建筑为上人屋面。
嵌固问题
嵌固在地下室顶部的结构,嵌固端所在层号取“地下室层数+1”。涉及柱脚弯矩增大系数、嵌固端下柱配筋(软件同则配筋1.1倍)、嵌固层梁配筋(软件组合弯矩1.3倍)。
判断结构的地下室顶板是否可作为上部结构嵌固部位时,采用“剪切刚度”进行计算;如采用“层间剪力与层间位移之比”的方法计算,此时在结构总信息中的“地下信息”参数项内的“回填土对地下室约束相对刚度比”应填写为“0”。
抗震规范GB50011-2010第6.1.14条规定,地下室顶板作为上部结构嵌固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地下室顶板避免开大洞;
地下室在地上结构相关范围的顶板应采用现浇梁板结构,相关范围以外的顶板宜采用现浇梁板结构;
板厚不宜小于18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小于C30,应采用双层双向配筋,且每层每方向的配筋率不宜小于0.25%;
地下室顶板对应纵向钢筋面积应大于地上一层对应柱每侧的纵向钢筋面积的1.1倍;
同时梁端顶面和底面的纵向钢筋面积均应比计算值增大10%以上。
梁上立柱问题
被托柱下宜双向设梁(十字交叉或T型交叉均可)以协调弯矩。
框架结构的最大高度限制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为什么要对框架结构的最大高度做出限制?
框架结构在25层以下是经济的,超过25层的框架其侧向相对较柔,需要根据水平位移的控制而不经济的加大构件尺寸。框架结构构件接截面尺寸较小,结构的抗侧刚度较小,水平位移大,在地震作用下容易由于大变形而引起非结构结构的破坏。因此其建造高度受到限制。
层间位移限制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为什么对多高层建筑结构的相对层间位移(层间水平位移与层高之比)做出限制?
如果某个框架结构不满足这一控制条件,请说出在不加剪力墙的情况下哪些措施可以提高框架结构的抗侧向力刚度。
希望以上问题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解决结构专业中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