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的录取工作主要分5批进行,包括本科提前批、自主招生批(含高校专项)、本科普通批、专科(高职)提前批和专科(高职)普通批。具体的录取原则如下:

高考录取分数面前人人平等

规则:机会不是平等的对待每一个人,理论上,除了分数,高考录取没有别的依据。高校在录取新生时有自己全方位的计划和规则。

建议:填报志愿时,只参考院校最低分数线的方法已经非常过时,容易造成考生落榜。

优先选学校

规则:在填报志愿时,应优先选择学校,考虑学校的层次和报考热度,成绩要留有一定的余地。

量体裁衣

规则:计算出分差,包括院校的分差、专业的分差和自己成绩的分差。院校分差是院校的录取分数线减去当年的省控线,最后的分差就是考生的高考成绩减去当年所在省某批次省控线得出的差值。

建议:在选定目标院校时,要用自己的分差与院校分差去比对。

拉开梯度

规则:设定合理的梯度,A志愿的分差应比自己的分差高出20分左右,B志愿高出10分左右,C志愿与自己的分差基本一致,D志愿低于自己的分差10分左右,E志愿低于20分以上。

建议:在填报志愿时,要拉开志愿之间的梯度,确保有多个志愿能够被检索和录取。

冷热兼顾

规则:在地域上要兼顾冷热,不能全部集中在大的城市,也要考虑东北、西北、西南的院校。

建议:在填报志愿时,要考虑到地域因素,增加报考的多样性。

平行志愿的录取原则

规则:位次优先,遵循志愿。在第一批本科录取控制分数线上,考生按高考分数从高分到低分排序,依次检索考生填报的平行志愿,投档到最先符合条件的一所院校。

建议:在填报平行志愿时,要拉开档次,至少有一个志愿是自己成绩能够达到并保证录取的。

综合评价录取方式

规则:根据考生的高考成绩、学科竞赛成绩、学业水平测试成绩、综合素质评价等多个维度进行综合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录取。

建议:这种录取方式更加综合和细致,能够更加全面地评价考生的能力和潜力。

通过以上几点,可以看出2017年高考录取注重分数的公平性和志愿的合理性,同时也强调了对考生综合素质的评价。建议考生在填报志愿时,要综合考虑自己的成绩、兴趣、志向以及各个院校的特点,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志愿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