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正确报志愿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了解自己的兴趣和优势
确定自己感兴趣的专业和适合的学校类型。
制定志愿填报方案
结合自己的兴趣和优势,制定一个合理的志愿填报方案,包括填报的院校和专业。
考虑分数
根据自己的高考成绩,计算出可能的分数线,然后选择合适的院校和专业。
多方面考虑
除了专业和院校,还要考虑交通、住宿、生活费用等因素,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城市和学校。
注意填报顺序
填报志愿时,要按照自己的优先顺序填报,先填报自己最想去的学校和专业。
留有余地
在填报志愿时,要留有一定的余地,填报一些备选院校和专业,以备不时之需。
仔细核对
在填报志愿时,要仔细核对填报信息,确保填报无误。
及时关注
填报志愿后,要及时关注招生信息和录取情况,以便及时调整自己的志愿填报方案。
拉开梯度
在填报的每批次的学校之间要拉开梯度,每个学校的专业也拉开梯度。
冷热搭配
学校里面的专业既要有热门,也要有冷门,冷热一定要搭配。
服从调剂
在专业最后一栏有一个是否服从调剂,建议写上“服从”,以防分数已经够了学校提档线,但是够不着专业的录取线。
兼顾地域
地域性不一样的高校,分数也不一样,整个志愿体系有梯度,录取时风险会大大降低。
冲、稳、保、垫
根据高考成绩直接对照预测的学校投档线再设上10分左右的级差填报。
模拟填报
在规定的时间内登录志愿填报系统进行模拟填报。
填写志愿表
确保志愿表填写完整、准确。
了解学校概况
了解学校是公办还是民办,是否有分校或校区,办学层次,收费标准,毕业证书等。
录取原则
了解学校录取时考虑的调档比例,退档情况,加分政策,专业级差,身体要求,外语语种等。
单科成绩
特别关注英语科目的成绩要求。
志愿设置
通常可以填报4-6个学校,每个学校可填报6个专业,建议从高分到低分顺序排列。
志愿间梯度
拉开合理的志愿间分数差距。
参考往年数据
查看目标院校历年的录取分数线,招生人数,预估自己的录取概率,选择学校的优势专业。
其他注意事项
提前准备,在高考前就开始了解目标院校和专业的信息,读懂招生章程,避免造成不必要的遗憾。
通过以上步骤,考生可以更加科学、合理地填报志愿,提高录取的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