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大学政审的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个人基本信息

提供的姓名、性别、民族、出生日期、身份证号等信息必须准确无误,与身份证、户口本等官方证件完全一致。

思想政治表现

政治立场:坚定拥护党的领导,积极学习党的理论,了解国家的方针政策,在思想和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得有任何违背四项基本原则、发表不当政治言论等情况。

在校表现: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如主题团日、思政讲座等,并展现出良好的品德修养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若曾担任学生干部,应秉持公正廉洁、认真负责的态度履行职责,无滥用职权等不良行为。

学习情况

学业成绩:整体成绩应真实、良好,无挂科、补考过多的现象,尤其是专业核心课程要力求扎实掌握,争取较高的绩点和排名,这反映了你的学习态度和专业素养。若有成绩波动较大的情况,需提前准备合理的解释说明,如因身体原因休学导致课程衔接不畅等。

学术诚信:严格遵守学术道德规范,杜绝抄袭、作弊、篡改成绩等学术不端行为。毕业论文或课程设计应独立完成,引用他人成果务必注明出处,一旦发现学术不端记录,政审将受到严重影响。

社会关系

家庭成员:如实填写父母、祖父母、兄弟姐妹等主要家庭成员的信息,包括政治面貌、工作单位、是否有违法犯罪记录等。

社会关系:审查考生与家庭成员、亲属、朋友等的关系及其政治面貌,评估其是否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和正确的价值观。

遵纪守法情况

审查考生是否有违法犯罪行为记录,是否有被开除团籍、开除学籍的记录,以及在国家法定考试(如中考、高考)中是否有违纪违规行为。

社会公德情况

评估考生是否遵守社会公德,有无造成不良影响的行为。

政治背景审查

对考生本人及其家庭成员的政治背景进行审查,了解直系亲属和与本人关系密切的主要社会关系成员的政治情况。

其他方面

审查考生是否支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态度是否鲜明,考察考生所在学校、社区、工作单位等社会环境。

核查考生的户口、身份证、毕业证等相关个人信息,通过走访考生的家庭、单位、学校,进一步了解其个人情况。

信息真实性

审核考生在网络平台上的言论,确保其言论合法合规、真实可信。

学术诚信与考试纪律

考察考生在学术和考试中的诚信情况,是否有作弊等不诚信行为。

政审不合格的情况可能包括但不限于上述内容中的任何一项不符合要求。具体的政审标准和程序可能因地区、学校和政策的变化而有所不同。建议考生提前了解并准备好所有相关材料,确保顺利通过政审。